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财讯博览 > 推荐博文 > 正文

“摇号”也无法扭转体育应试化现实

来源: 网易博客  2016-01-19 14:31

1月6日,郑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宣布自2018年起,郑州市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体育考试项目由原来的“必考项目+考生自选项目”,改为“必考项 目+摇号统考项目+考生自选项目”。依照新的体育中考政策,除了长跑(男生1000米、女生800米)为必考项目之外,两大素质类考试项目(素质类一包括 跳绳、50米跑;素质类二包括掷实心球、立定跳远)将由摇号决定当年考哪一类,然后再由摇号决定考哪一类中的哪个小项。同时,两大技能类项目篮球运球和足 球运球到底考哪项,也将由摇号决定。体育中考的自选项目,则将从考生未被摇号选中的素质类项目中选择一个小项。(中国青年报1月15日)

据报道,之所以推出“摇号”选择考试科目的措施,是为了防止考生“考什么,就练什么”的应考思路———以往学生自选科目,就针对自选科目练习,而 其他科目就不参与———迫使考生所有科目都得练习。这一措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,但对提高学生的体质来说,还是治标不治本。因为从本质上说,把体育纳入中 考,就是应试的思路,要让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、学生重视体育锻炼,需要从根本上推进教招考分离,让中小学多元、自主办学。

我国各地在中考招生中,把体育成绩纳入中考,从一开始就遭遇两方面质疑。其一,会把体育演变为应试体育,学生会围绕体育考试科目进行练习、准备, 提高体育考试成绩,而不是培养体育运动习惯、提高身体素质;其二,增加学生的应试负担和压力,虽然说体育测试会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,但当其作为升学的一门 科目时,是会和考语文数学一样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的,这反而会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厌恶感。

在实际推进过程中,这些方面质疑都成为现实。尤其重要的是第一方面,本来,如果学校重视学生体育,引导学生热爱体育锻炼,体育教学的形式应该是运 动队或俱乐部制,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一个或两个运动队、俱乐部,比如足球队、篮球队、羽毛球队等等,在运动队或俱乐部的活动中,培养体育兴趣,同时提高运 动技能。上一级学校在招生时,可结合学生在运动队中的表现,来评价学生。可现在针对体育中考,学校的体育课,就只是让学生锻炼跑跳,而对于这种枯燥的跑 跳,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兴趣,体育课变得面目可憎。针对这种情况,教育部曾发文,要求中小学改革体育教学,推进运动队或俱乐部制教学,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, 但很显然,现实的中考制度,并不支持运动队和俱乐部制,而是引导学校和家长按传统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。

郑州中考的“摇号”做法,或可以让学生多准备几门体育科目的测试,但却无法根本改变体育应试思维(只是多准备几门),也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 动兴趣,学生追求的只是体测分数。要解决应试思维问题,出路在于推进招考分离,简单地说,就是高中实行自主招生、多元评价,不再按中考科目总分从高到低选 拔学生。只要按中考科目总分从高到低的选拔方式不变,初中的应试教学就不会转变,因为考试就是指挥棒。值得注意的是,教招考一体化,制造了“考什么,就教 什么、学什么”的应试教育,不打破教招考一体化,不纳入升学考试的科目,就被边缘化,而纳入升学考试的科目就被应试化,只有打破教招考一体化,推进招考分 离,才能改变这种考试、教学格局。

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,明确提到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,可遗憾的是,随后颁布的国家高考改革意见和各地的中考改革,都没有 以此为基本原则,还是在现有的录取制度框架之下,对考试科目进行调整。国家高考是对文理分科和选考科目进行调整,而地方则是对科目进行增增减减,郑州中考 体育被逼“摇号”的无奈,实际是录取制度不改革的某种必然,而即使是“摇号”,也无法扭转体育应试化的现实。

[责任编辑:邹文娟]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

用户名: 快速登录